文學創作最需要想象力,自然科學研究也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前提,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力。假如這個世界沒有想象力存在,這個世界就會平淡無趣、了無生機。奧斯卡大片是想象力的產物、宇宙飛船也是想象力的產物,凡爾納的科幻小說的幻想幾乎都成為了現實。想象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我們所說的舉一反三就是一種想象力的延伸。幼兒有著天生的想象力,在幼兒繪畫中最能體現。蒙氏教育中語文教育、科學文化最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的想象力是無限的。在孩子幼兒時期,我們應該讓孩子好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成人不要否定孩子任何想法,因為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未來有太多未知的事物,也許今天看似荒誕的想法,在不久的未來就可以成為現實。如果沒有想象力我們人類將不會有任何發展與進步。
在跨世紀幼兒園蒙氏班有一位叫曉曉的小朋友,是一個邏輯思維特別清晰的孩子。在蒙氏班里,她特別喜歡的操作福祿貝爾教具。每次操作這項工作,她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并創造出不同的故事。在這次操作工作的時候,曉曉創造了一個愛的城堡:在城堡住著很多人,國王住在最頂層,中間住著保衛人民的士兵,圓形房子里住的是小動物,下面住了很多的人民,旁邊是游樂區,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起去玩,外面都是草原,小朋友可以去玩耍,可以做游戲,特別開心……正是借助于豐富的教具,曉曉的想象力得到了展現和鍛煉,并逐漸內化成為一種能力與習慣。
想象力是人類創新的源泉,是在頭腦中創造一個念頭或思想畫面的能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之所能發現相對論,就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頓能從蘋果落地,而想象到萬有引力這一個科學的重大發現都是因為有了想象力。因此,在幼兒時期我們要保護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充分發揮自己所想。因為有想象力,我們才能創造發明,發現新的事物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