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班的教學內容分為五大領域,分別是日常生活領域、感官領域、數學領域、語文領域、科學文化領域。這五個領域相輔相成、融會貫通,以游戲化、操作化、體驗化的形式帶給幼兒新鮮的課程以及延伸內容。
每個孩子都是降落在人間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是最寶貴的禮物。過生日是我們每個孩子每年必不可少的的重要環節,在跨世紀蒙氏班的小朋友們過生日時,老師都會以主題課程的形式讓孩子在游戲和體驗中,學習到科學知識的同時,感受生日的意義。
今天是跨世紀幼兒園晨曦班想想寶貝的4歲生日,想想媽媽提前一周就告知老師生日時間,并精心為想想準備了成長記錄。就這樣,想想在幼兒園的第一個生日會開始了,首先老師為想想和小朋友講述了一個關于“小精靈——想想”的故事,讓想想了解自己的由來。接下來,由想想手拿地球儀繞著太陽轉四圈,表示自己今天已經4歲啦!然后想想拿著媽媽提前精心準備的成長照片,開始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從出生時的小可愛到咿呀學語,再到上幼兒園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每一步都有開心的成長!最后大家一起分享了想想的爸爸媽媽為寶貝生日準備的美味蛋糕,并為小壽星送上真摯的祝福語。每個小朋友都沉浸在快樂和幸福之中……
而這正是跨世紀蒙氏教育主題化的展現。主題化首先體現了蒙氏教育的目的性,其次是針對性。蒙氏教育中孩子的操作稱之為“工作”,而不單純是玩。工作是有目的性的,而玩是漫無目的的。因此,蒙氏教育每堂課都應該有明確的主題。無論集體、分組、個人活動都有大、中、小主題,一切教學活動圍繞主題開展,教學效果根據主題評價。
蒙特梭利博士曾說過:“我聽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只有帶著孩子親身體驗、親自感知,才會產生深刻的印象和記憶,通過這樣的主題化課程讓孩子形象的了解到自身的成長歷程及長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