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化是一種綜合感覺,不僅是身體感官方面的感受,同時也是一種心靈體驗,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營造教育設施環境,而且要注意營造教育氣氛環境,比如自由、寬松的氛圍就是無形的環境,這十分有利于孩子的學習、成長,使之不僅能夠輕松的獲得知識,而且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建構,促進孩子心智、身心全面發展。
人的學習分為三種:觸覺學習者、聽覺學習者、視覺學習者。孩子以觸覺學習為主,因此我們會發現生活當中,孩子們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比如:自己吃飯、自己洗盤子、自己操作工作,有的甚至喜歡進入廚房幫助爸爸媽媽做事……,這些都是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來建構自己的經驗。
今天日常生活課,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制作“水果奶昔”。老師先取出本次課程我們需要用到的材料:火龍果、香蕉、草莓(一些比較軟的水果)、酸奶、以及制作奶昔的模具。
老師帶領小朋友們制作的是草莓奶昔,老師先為小朋友們展示奶昔的制作過程:
首先老師請小朋友先去洗一下自己的小手,并請一名小朋友將草莓清洗干凈;
接著老師取出幾顆已經洗好的草莓,將其放入制作奶昔的容器當中;
三步老師取出按壓器,開始按壓草莓,將其壓碎;
最后,當草莓被完全壓碎之后,老師往容器當中倒入酸奶,再合上蓋子進行攪拌,直到酸奶和草莓被完全攪拌均勻為止,草莓奶昔就出爐了。
老師制作完之后,先請小朋友們進行品嘗草莓奶昔的味道,接著請小朋友們分享剛剛在制作的過程當中,老師是分為哪幾步來進行制作的。小朋友們分享完畢之后,老師邀請小朋友們來進行制作。
工作桌上有三種水果:草莓、香蕉、火龍果。有的小朋友制作的是單獨口味的,有的小朋友則是將其混合在一起,孩子們制作完畢之后開始相互分享——“我感覺草莓奶昔最酸”、“我喜歡喝火龍果奶昔”、“我感覺火龍果和草莓搭配起來更好喝”……,每位小朋友都在談論著她們的感受。
放學后,孩子們興奮的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分享了今天自己制作水果奶昔的過程,以及自己最喜歡喝的是哪一種水果奶昔,甚至有的小朋友還在詢問媽媽家里是否也有這些水果,因為自己回到家中還想制作,并且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愛勞動的孩子愛生活,愛生活的孩子懂得感恩、熱愛生命。蒙氏日常生活領域將生活當中的物品帶到課堂當中,通過體驗化教學,增加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孩子學會生活、熱愛生活,從而構建孩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