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化是一種綜合感覺,不僅是身體感官方面的感受,同時也是一種心靈體驗。這十分利于孩子的學習、成長,使其不僅能夠輕松的獲得知識,而且有利于其人格建構,促進其心智、身心全面發展。
每個成人都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雅、紳士、懂規矩的人,但好的行為習慣不是說能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要在一次次的活動中,讓孩子去體會、學習、并加以運用。
跨世紀幼兒園每學期都要開展至少一次吃“自助餐”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同樣在活動中還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故事一:公共場合要排隊
自助餐的菜品在靠窗的位置,幼兒園按班級排隊取餐,當晨曦班正在排隊的時候,另外班級一個小朋友跑過來說:“剛才我們班排隊的時候我掉隊啦,請問我可以先領餐嗎?”這時小組的幾個寶寶集體抗議:“不行,不行,你需要排隊,這是我們班級的隊伍,而且這是公共場合,公共場合要排隊。”
故事二:少量多次
長長的隊伍中,有兩個小朋友在竊竊私語。小一一:“哇,這么多菜,我都不知道要吃哪一個啦,我要吃松仁玉米、雞翅、紅燒肉、還有蛋撻、還有……”。小小:“我也有好多想吃的,但是老師教過我們自助餐要每一次少取一點,如果還想吃的話可以再去取,不然就會浪費食物,咱倆先少取一點,一會兒再領第二份吧。”
故事三:喜歡吃也要節制
第三組餐桌上,坐了一位大組的姐姐,四位中組的小朋友,還有一位小組的寶寶,大組的坦坦姐姐在給大家講餐桌禮儀:“今天我們可以吃到好多好吃的,但是我們不能多吃,因為吃多了會容易積食,積食了就會發燒,發燒就會很難受,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貪吃啊,每種菜品品嘗就可以啦。”
故事四:自己的餐桌自己收拾
在有秩序的環境下,孩子們很快陸續的用餐完畢,這時大組的哥哥走過來,拿了紙巾把自己餐盤周圍的飯屑處理干凈,臨走還交代其他小朋友:“你們吃完記得把自己桌子整理一下啊”弟弟妹妹們紛紛答應。
看著孩子們吃著香噴噴的飯菜,聽著孩子們之間有趣的對話,內心的喜悅溢于言表。作為老師,看到孩子們把日常培養的常規在實踐中學習致用,形成肉體化的行為習慣,這應該是比中彩票還要高興的事吧,而這些都源于蒙氏教育的日常熏陶。